|
如果你是个培根爱好者,那你一定对超市货架上的史密斯菲尔德不陌生。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个外国品牌,但实际上,它已经是个彻底的中资企业了。2024年,这家有着中美“血统”的猪肉巨头提交了IPO申请,准备登陆纳斯达克。这也是它自1936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次IPO,估值可能高达53.8亿美元(约合390亿元人民币)。7 O7 ^5 B" F8 ?) h
4 @+ T% |3 {2 V w; T9 t5 W+ p% ^( f史密斯菲尔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,由约瑟夫·卢特和他儿子创办。最早它只是家包装公司,但靠着父子俩的肉类加工经验起家。到1981年,他们收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,正式开启了一场并购狂潮。1990年开始,史密斯菲尔德进入生猪养殖领域,并打造出“从出生到培根”的垂直整合模式——从养猪到加工再到包装,全流程一手包办。* A# w- Z! V3 `) \! ]
, G6 ^0 j/ b! P% k到1998年,史密斯菲尔德已经成为美国第一、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商,产品销往世界各地。如今,它依然是行业领头羊,每年销售额超过140亿美元,全球雇佣了3.65万人。其包装肉类、新鲜猪肉和生猪生产三大业务板块几乎覆盖了猪肉行业的所有环节。) |& }5 t# T! N) y5 E
; d+ n( X6 A8 c3 j: @4 \; \4 Z2013年,史密斯菲尔德经历了一次让人津津乐道的转折。当时,中国双汇集团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美国老牌企业。要知道,双汇当年的营收才不到400亿人民币,而这笔交易创下了中国企业在美最大收购案的记录。 ?9 |$ S+ L% I6 L) n/ I+ R
8 W2 g: C4 U( f2 h4 q3 F
尽管收购初期争议不断,双汇却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:保留史密斯菲尔德的管理团队、品牌和员工,同时依托史密斯菲尔德的国际影响力,推动双汇转型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。
: X B3 ~( ^/ D% g
) B. |8 k) y% F% r9 f- @时间来到2024年,史密斯菲尔德再次准备冲击资本市场。这次IPO不仅可以让母公司万洲国际优化业务结构,还能给史密斯菲尔德带来更多资金支持,用于扩建工厂、提升产能以及增加市场竞争力。! g- [$ e# C1 j+ |# v
5 L$ k" h( c* w: w* h根据招股书,2024年前九个月,史密斯菲尔德收入达到101.9亿美元,净利润5.81亿美元,表现相当不错。与此同时,它还是沃尔玛、麦当劳、赛百味等连锁巨头的供应商,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; ] A M# q3 c1 F. z$ ^0 X% i$ _( T, w; l7 e+ X A9 ]
对史密斯菲尔德来说,选择现在上市绝非偶然。一方面,2024年美国IPO市场开始回暖,猪肉行业的盈利水平也有所恢复。另一方面,独立上市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估值,同时减少母公司万洲国际的财务压力,规避地缘政治风险。& B% P, V4 I4 i. F: k" T
: w( X x+ i4 w. A4 O
据悉,这次IPO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、自动化升级以及扩大肉制品产能。对史密斯菲尔德来说,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的大好机会。' H L) F8 d: b. b
$ M' \4 Z1 e$ F* b3 f3 C( G! S
作为2025年首家提交IPO申请的巨头企业,史密斯菲尔德的上市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,也可能成为消费领域的一颗明星。未来,它能否在全球市场继续高歌猛进?IPO会不会掀起一波美股消费企业上市潮?一切都值得期待。 p7 a( ?6 w H# W2 I9 o
3 U. t9 Z" l# i2 c0 {9 U
从“美国猪肉王”到中资控股,再到二次上市,史密斯菲尔德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国际化、跨国并购和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。而如今,它即将再登资本舞台,为这个故事续写新的篇章。
2 [% q; H6 Y! b0 S+ r7 D5 K
% d7 T( V+ u* I2 p- O: ]- n! e8 d! q p6 @ G, E. v
|
|